服药后别立即躺下,当心药物性食管炎
#健康科普# 食管是连接咽部和胃、输送食物的通道。药物性食管炎是指因服药方式不当、食管本身存在运动障碍或食管狭窄等原因,使药物机械刺激食管或溶解后侵蚀食管黏膜而造成的食管损伤。药物性食管炎多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天出现反应,症状一般包括胸骨后疼痛、吞咽困难、上腹部不适、恶心呕吐、反酸烧心等,严重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、消化道穿孔等,或引起食管严重狭窄。在内镜检查下可看到食管出现水肿、溃疡、出血等病变,有的还能看到残留于食管的药片。
》常见发病原因
服药方式在服用药物时较少饮水甚至不饮水直接干吞药片,以及服用后立即躺卧是造成药物性食管炎的常见原因。
在不饮水或者躺卧姿势下,服下的药物不能迅速通过食管到达胃部,而是附在食管壁上,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药物在食管中溶解释放,刺激局部引起食管黏膜损伤,甚至发生溃疡。
如果站着服药,用100毫升温水送服药物,药物5秒内均送达胃部;坐着服药饮用100毫升温水,药物约10秒到达胃内;而采取躺卧姿势时服药,用200毫升温水送服,30秒后尚不能完全到达胃部。若完全不饮水,直接吞咽胶囊剂,可在食管内滞留2小时以上。
食管疾病及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本身患有食管狭窄、食管痉挛、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患者在服用药物时,药物更易卡顿在食管中,造成黏膜损伤。
很多老年人存在一定的心肺疾患,食管可能被硬化扭曲的主动脉及扩大的心脏压迫,局部发生狭窄;糖尿病、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使食管的神经传导受损,运动功能下降,药物在食管中的停留时间延长;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,也导致食管润滑度降低,更易发生药物的黏滞。老年朋友们常常因为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,在服药时更应注意预防药物性食管炎。
药物的剂型与形状我们平时服用的药物分为很多不同的剂型。其中,药物口服液或颗粒溶解成的药液在食管内移动的速度很快,通常不会对食管造成损伤。在片剂中,体积大、重量轻、圆形的药片比体积小、重量重、椭圆形的药片更容易造成食管内的嵌顿。胶囊则相比于片剂更容易停留在食管中引起食管损伤,明胶胶囊平均通过食管的时间约为薄膜包衣片的7倍左右。另外,缓释剂型的药物可能会大大增加食管损伤的风险。(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)
下一:辨识体质预防癌症